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交流合作 支撑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王志珍教授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

讲述中国胰岛素研究

 

  11月26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承办的第34期“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B323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教授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跟着中国胰岛素研究走来——从胰岛素到蛋白质折叠”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颜宁教授主持。

 

 

图为王教授做学术报告

 

  在本次讲座中,王教授主要向师生们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牛结晶胰岛素的研究历程,同时介绍了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以及他在蛋白质折叠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王教授首先指出我国科学家吴宪教授在蛋白质折叠领域研究当中作出了杰出工作。蛋白质研究领域内国际上最具有权威性的综述性丛书《Advances in Protein Chemistry》于1995年全文重新刊登了1931年吴宪教授的一篇关于蛋白质变性的论文:“Studies on Denaturation of Proteins. XⅢ.A Theory of Denatur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1931,5(4):321~344”。她指出吴宪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蛋白质变性学说是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折叠领域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脚印。

  接着,王教授向师生们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全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牛结晶胰岛素的研究过程以及接着的胰岛素研究的“三大战役”。基于1953年Frederick Sanger测定的牛胰岛素氨基酸序列,1958年我国科学家制定了人工合成牛结晶胰岛素的目标。“第一战役”于1958年打响,经过前期的胰岛素拆合研究确定了胰岛素合成路线,并最终于1965年完成了胰岛素A链和B链的合成以及A、B链的成功重组而获得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从1969年到1974年期间的“第二战役”测定了胰岛素的晶体结构,先后将分辨率从4埃提高到2.5埃再到1.8埃,这是我国同时也是亚洲地区获得的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这些工作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最后王教授介绍了自己所参与的“第三战役”:胰岛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特别是胰岛素A链和B链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阐明了A、B链成功重组的理论基础,对此,王教授强调了胰岛素合成工作中也许被忽视的对蛋白质折叠问题研究有原始创新意义的重要贡献。在讲述三大战役的过程中,王教授对当时的科研环境和时代背景做了简要说明,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做出了世界性的研究成果实属奇迹,值得我们铭记。

 

图为讲座现场认真聆听的师生

 

  提问环节,王教授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耐心解答,王教授所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坚韧、拼搏、无私奉献的科研精神给在座的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物简介:

  王志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后一直在生物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参加中国胰岛素研究的“第三战役”—— 胰岛素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80年代初参加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研究。改革开放后,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羊毛研究所,Fogarty奖学金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以及在美国希望城国立医学中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德国哥丁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作访问研究。90年代开始蛋白质折叠及折叠酶和分子伴侣的研究,提出并验证“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目前集中在蛋白质氧化折叠及内质网质量控制的研究。曾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基础科学奖(生物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二次;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六届中国十大女杰。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版权所有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京ICP备1500644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