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交流合作 支撑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生命中心主任施一公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

 

 

 

  2017年9月9日,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生命中心主任施一公获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获物质科学奖,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人将分别获得100万美元奖金。




王晓东,饶毅,何川,骆利群,谢晓亮与李彦宏一起揭晓生命科学奖


  施一公,1967年生于中国河南,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任教,现为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方面)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获奖理由是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认为,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剪接体能够将不含蛋白质编码的内含子切除,得到成熟的信使RNA,而信使RNA可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传到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因此,RNA剪接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应用近年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结合前人对剪接体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施一公博士首先解析了真核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果,第一个揭示了活性部位,很大地推进了人们对剪接体复合物的理解”,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骆利群博士说。随后,施一公带领其团队解析了剪接过程剪接体三个重要中间过渡复合物的结构,显示剪接体功能重要的重构和结构基础。另外,施一公实验室还报道了人类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结合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Reinhard Lührmann博士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Kiyoshi Nagai博士等科学家的贡献,“施一公实验室的结构推动人们对剪接过程的机理理解,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骆利群博士最后说。施一公不仅在剪接体结构、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等领域做出一流工作,同时也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回国,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甚至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带领的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团队,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结构生物学也成为当下中国引领世界的、为数不多的基础科学领域之一。施一公曾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和荣誉,2013年,施一公获爱明诺夫奖,2016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3年,施一公先后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

 

 

版权所有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京ICP备1500644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