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交流合作 支撑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季维智院士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

讲述“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非人灵长类:优势与挑战”

 

75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承办的第69期“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系列”在清华大学生物新馆143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老师以“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非人灵长类:优势与挑战”为题,介绍了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是猴)为模型,在早期胚胎发育、基因编辑、干细胞及疾病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对于转化医学的重要意义。

季维智老师做学术报告

由于猴子与人有95%以上的基因相似度,因此是替代人体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季维智老师从基础科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以猴为模型的一些研究发现。

在基础研究方面,他们首次发现了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胚胎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整体是一直下降的,但是在8细胞时期有一个再甲基化的过程。这与今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颉伟研究员和北医三院乔杰教授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动态变化的结论是一致的,更进一步说明了猴与人类发育的高度相似性。另一方面,季维智研究组还创建了猴胚胎体外发育体系,可以将猴胚胎在体外培养到第21天,这对于研究灵长类动物的神经系统和生殖发育是尤为重要的。此外,他们还通过嵌合体实验,首次证明了猴胚胎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同时他们也建立了猴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系统,这与人类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化体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转化医学研究方面,他们借助CRISPR等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实现了恒河猴和食蟹猴胚胎的基因定点敲入和敲除。此外,他们以食蟹猴为模型,分别模拟了人类Rett综合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这类复杂疾病的猴类模型,对于人类了解该类疾病的发生以及药物的临床测试和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季维智老师及其团队几十年的持续研究,让中国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他也与在座的同学们分享了科研心得体会,做科研要“少说多做”,注重实践。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人物简介:

 

季维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重点实验室理事长,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理事(2016-2018),“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2006-2014),“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季维智院士长期坚持灵长类研究,围绕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干细胞多能性和人类疾病的猴模型及致病机理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从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编辑以及干细胞等系统研究体系。在灵长类生殖和发育的分子机制,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猴多能性干细胞,开启了靶向基因编辑建立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季维智院士长期为国家生殖发育、干细胞专家组服务,为中国生殖与干细胞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化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包括科技部973计划“细胞多能性和人类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猕猴干细胞自我更新、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非人灵长类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机理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类疾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开发和标准化研究”及科技部863计划“灵长类动物模型与安全性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等。在 CellCell Stem CellPNASJBCStem Cell Reports, Biomaterials, Stem CellsBiol. Reprod.Hum. Reprod.等杂志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70 余篇。其中,2014 年在 Cell 发表的基因编辑猴的论文被评价为人类疾病模型建立的里程碑性工作、入选 2014 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MIT)、2014 Cell 最佳论文(Cell) 2014 年世界最成功的 8 大事件之一(Nature)

 

 

版权所有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京ICP备1500644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