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交流合作
支撑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简介
科研进展
学术论文
科研进展
2021-04-09
蒋争凡
蒋争凡实验室发现“STING相分离器”调节天然免疫
蒋争凡实验室发现“STING相分离器”调节天然免疫 细胞内有许多无膜包被的生物分子凝集体,能为一系列生化反应提供特定的空间,如蛋白-RNA组成的核仁、DNA损伤修复区域、应激颗粒等。目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凝集体由生物分子通过相分离形成。生物凝集体拥有独特的物化性质,在生化反应速率、特异性、...
2021-04-06
李毓龙
Nature Neuroscience | 李毓龙实验室开发新型荧光探针实现在体5-羟色胺动态...
Nature Neuroscience | 李毓龙实验室开发新型荧光探针实现在体5-羟色胺动态变化的精确检测 5-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枢神经系统的5-HT参与了进食、睡眠、学习记忆、情绪、社交等多种行为的调节,而外周的5-HT则...
2021-04-01
姚骏
姚骏课题组发现突触囊泡停泊初始态发生的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姚骏课题组发现突触囊泡停泊初始态发生的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大脑最基础的生理活动,当动作电位到达突触时,突触小泡在毫秒级的时间内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使动作电位快速跨突触传递,这一过程受到特定蛋白质机器的精密调控。突触小泡与质膜的融合可分为Docking、Prim...
2021-03-30
姚骏
姚骏课题组发现miR-218-2调节海马认知功能及其机制
姚骏课题组发现miR-218-2调节海马认知功能及其机制 MicroRNA在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miR-218,作为一个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的miRNA,被发现在阿兹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中出现表达...
2021-03-26
尹玉新
PTEN家族新成员PTENε/PTEN5通过调节细胞表面伪足形成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
PTEN家族新成员PTENε/PTEN5通过调节细胞表面伪足形成抑制肿瘤侵袭与转移 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PTEN自1997年被鉴定以来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焦点[1, 2]。传统观点认为PTEN基因可起始编码由403个氨基酸组成的经典PTEN蛋白。PTEN作为脂质与蛋白质双重磷酸酶,一方面可通过拮抗PI3K/AKT通路抑...
2021-03-26
蒋争凡
蒋争凡课题组揭示锰盐(MnJ)的优良佐剂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蒋争凡课题组揭示锰盐(MnJ)的优良佐剂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免疫佐剂(adjuvant)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产生更强的免疫保护和更久的免疫记忆,显著提升疫苗效果。佐剂还可减少抗原用量,对老年人及儿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意义重大。佐剂起源于1925年,法国兽医Gaston Ramon首次发现一些无菌类添加...
2021-03-11
徐成冉
徐成冉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研究论文:确立了哺乳动物胰岛内分泌细...
徐成冉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确立哺乳动物胰岛内分泌细胞分化的新模型 2021年3月10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徐成冉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Sequential progenitor states landmark the generation of pancreatic endocrine lineages in mice and hum...
2021-03-11
陈雷
陈雷研究组揭示人源TRPC5通道被不同小分子所抑制的结构基础
陈雷研究组揭示人源TRPC5通道被不同小分子所抑制的结构基础 TRPC5是受体激活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属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家族中的经典型亚家族(TRPC)1。TRPC5通道的激活将引起细胞膜去极化和胞质内钙浓度上升。TRPC5通道主要表达于脑组织,在肝脏、肾脏等器官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2-4。T...
2021-03-09
张航
张航和罗欢课题组发现不确定性的快速自动神经编码
张航和罗欢课题组发现不确定性的快速自动神经编码 2021年3月5日,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线刊出了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张航研究组和罗欢研究组的题为“Automatic and fast encoding of representational uncertainty underlies the distortion of relative frequency”的文章[1]。结合行...
2021-03-07
张抒扬
张抒扬课题组合作解析新冠病毒复制酶与苏拉明复合物结构
张抒扬课题组合作解析新冠病毒复制酶与苏拉明复合物结构 2021年3月5日,生命中心PI张抒扬课题组联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以及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张磊砢课题组在新冠重要药靶RNA复制酶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基因复制酶结合百年老药苏拉明复合物的...
2021-03-04
朱露莎
弦外音?言外意?朱露莎课题组揭示人类交流推理的神经计算机制
弦外音?言外意?朱露莎课题组揭示人类交流推理的神经计算机制 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之一。我们通过交流来传递信息、获取知识、建立信任、达成共识。不同于竞争、合作、共情等高级社会认知功能,我们对复杂交流行为所依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知之甚少。理解交流行为不仅需要对交流信号本...
2021-03-04
李磊
近期发表2篇Plant Cell, 1篇GPB|李磊课题组在植物miRNA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
近期发表2篇Plant Cell, 1篇GPB|李磊课题组在植物miRNA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2021年3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磊研究组在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Hub MicroRNAs in an Integrated Gene Regul...
2021-03-03
张强锋、王健伟、丁强
张强锋/王健伟/丁强课题组解析细胞内新冠病毒RNA结构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
张强锋/王健伟/丁强课题组解析细胞内新冠病毒RNA结构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靶向宿主蛋白的重定位药物 生命中心张强锋课题组与协和医学院王健伟课题组以及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合作,利用icSHAPE技术,解析了感染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RNA基因组的二级结构,以及其他6种冠状病毒属RNA非编码...
2021-03-03
张强锋
张强锋课题组开发基于细胞内RNA结构预测蛋白质-RNA动态相互作用的人工智能...
张强锋课题组开发基于细胞内RNA结构预测蛋白质-RNA动态相互作用的人工智能方法 2021年2月23日,生命中心张强锋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使用人工智能方法基于细胞内RNA结构预测蛋白质-RNA动态相互作用”(Predicting dynamic cellular protein–RNA interactions by de...
2021-03-02
林一瀚
Mol Cell | 林一瀚课题组报道TF/p300共凝聚调控基因转录爆发动力学
Mol Cell | 林一瀚课题组报道TF/p300共凝聚调控基因转录爆发动力学 p300和它的同源基因CREB-binding protein(CBP)是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p300/CBP的突变或者染色体易位会引起基因表达紊乱和疾病的发生【2】。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p300/CBP至少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控...
2021-02-24
王初
Cell Chem Biol |王初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揭示CSE蛋白的O...
Cell Chem Biol |王初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定量化学蛋白质组学 揭示CSE蛋白的O-GlcNAc修饰抑制滋养层细胞合体化的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王初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雁玲课题组及北京大学陈兴课题组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
2021-02-24
孔道春
Cell 亮点| 孔道春实验室突破性揭示 DNA 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
Cell 亮点| 孔道春实验室突破性揭示 DNA 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 本文转自Bioart公众号 2021 年 2 月 23 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孔道春实验室在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RNA polymerase III is required for the repair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
2021-02-21
张泽民
Genome Biology | 张泽民课题组发表单细胞数据整合新方法
Genome Biology | 张泽民课题组发表单细胞数据整合新方法 2月18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张泽民实验室联合百奥智汇在期刊《Genome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 “iMAP: integration of multip...
2021-02-18
祁海
祁海课题组《自然》发文报道高亲和力抗体筛选的新机制
祁海课题组《自然》发文报道高亲和力抗体筛选的新机制 2021年2月1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祁海教授课题组题为Affinity-coupled CCL22 promotes positive selection in germinal centres(《亲和力耦联的CCL22促进生发中心正向筛选》)的研究论文(原文:https:...
2021-02-08
刘志博
学科交叉:刘志博课题组报道金属氟化物纳米晶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
学科交叉:刘志博课题组报道金属氟化物纳米晶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 近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Desilylation Induced by Metal Fluoride Nanocrystals Enables Cleavage Chemistry In Vivo”的研究论文。在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版权所有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京ICP备1500644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