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李林院士讲述Wnt信号转导与调控的分子机制
6月6日,水木清华生命科学系列讲座第九讲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林来清华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李林院士在生命科学馆143报告厅,作了题为“Wnt 信号转导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的报告,向大家介绍其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报告由生命中心陈晔光主持,来自生命学院、医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的100余名师生听取了报告。
李林院士向大家介绍,Wnt信号是目前已知的胚胎发育所必须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动物体早期发育中决定背腹轴形成、胚层建立、神经诱导、体节分化、组织或器官形成等一系列重要的发育生物学事件。 经多年实验发现,在Wnt受体激活符合体方面,发现了新的调控分子和分子机制,并第一次报道了脂类对Wnt受体的重要性。

Dishevelled(Dvl)蛋白是经典与非经典Wnt信号途径中的关键分子,不仅在Wnt信号从细胞膜传递到胞内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细胞核内参与经典Wnt信号下游转录复合物的形成。这一发现对于解析Wnt信号转导途径中Dvl的活性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也丰富了人们对于Wnt信号转导网络的认识,为Dvl蛋白在经典Wnt信号途径中的活性以及稳定性的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
Wnt信号通路的失调与肿瘤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Axin分子是Wnt信号途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骨架蛋白,生物体内存在多种方式调节Axin的功能从而影响Wnt信号途径的生物学作用。李院士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利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发现,一个新的Axin结合蛋白Zbed3(zinc-finger BED domain containing 3),Zbed3分子内的PPPPSPT motif中的S和T两个氨基酸残基分别受到GSK3和CKI的磷酸化调节,位点突变S或T为A,会大大减弱Zbed3结合Axin的能力并使其丧失激活Wnt信号的功能。该项工作通过揭示特定小分子化合物阻断Wnt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报告结束后,在座许多师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问题,与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广泛探讨。李老师对大家积极踊跃的提问非常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和交流,现场的讨论和互动气氛非常热烈。
李林院士主要从事Wnt 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工作,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领导的实验室在Wnt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工作。
个人简介:
198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0至199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1992年5月回上海生化所工作至今。1991年被上海生化所聘为副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至2002年担任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2002年至2004年担任生化与细胞所常务副所长,2004年至2009年担任所长,2008年5月起担任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多年来,在酶的催化和调节的作用机制和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