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命中心10位PI入选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2023-01-14    点击:

生命中心10位PI入选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1月13日,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正式发布入选名单,共有56位杰出科学家入选。其中,生命中心曹彬、陈鹏、董晨、罗敏敏、刘颖、李毓龙、祁海、瞿礼嘉、时松海、颉伟共10位PI上榜。

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共28位科学家入选(含生命中心9位),化学领域共10位科学家入选(含生命中心1位)。

序号

姓名

入选领域

1

曹彬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2

陈鹏

化学领域

3

董晨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4

罗敏敏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5

刘颖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6

李毓龙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7

祁海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8

瞿礼嘉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9

时松海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10

颉伟

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

生命中心首期新基石研究员简介

曹彬

【研究概要】重症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否具有共性机制?曹彬将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毒症”的致病机理,探究病毒血症驱动多系统炎症的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策略,未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治疗模式的改变,拓展脓毒症(sepsis)学科边界。

陈鹏

【研究概要】肿瘤免疫识别有没有 “分子规律”?陈鹏将发展基于“活细胞连接测序”的免疫解码技术,破解T细胞受体与抗原肽“识别密码”,实现癌症疫苗的精准设计。

董晨

【研究概要】免疫细胞在炎症和肿瘤中如何发挥调控作用?董晨研究T细胞以及其它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疾病机理,对于炎症和肿瘤疾病的免疫调控机制的理解、诊断和治疗将产生深远影响。

罗敏敏

【研究概要】目前仍缺乏安全性有效性俱佳的抗抑郁药物。罗敏敏将探索抗抑郁药的新靶点、分子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和神经环路机制,寻找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和转基因疗法。

刘颖

【研究概要】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衰老与细胞应激如何相互影响?刘颖将探索衰老和细胞应激的关系和调控机理,以期深入理解衰老过程中细胞应激能力减退的原因,并探索调控细胞应激是否能够延缓衰老。

李毓龙

【研究概要】神经递质探针结合光学成像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李毓龙将突破神经递质检测的瓶颈,实现从 “看得见”到 “看得准”-“看得深”-“一起看”的飞跃,为复杂神经环路的精确解析和神经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祁海

【研究概要】免疫细胞如何产生抗体、获得高质量、持久性免疫记忆?祁海将研究记忆性B细胞产生、维持和激活机制,深入探究其原创发现的B细胞记忆调控的细胞及分子机理,为长效广谱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瞿礼嘉

【研究概要】通过植物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培育新品种,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瞿礼嘉将利用“分子钥匙”精准打破植物有性生殖的杂交障碍,拓展不同种属间植物远缘杂交的范围,创制植物新种和新品种,为农作物和园艺植物育种提供全新的种质资源。

时松海

【研究概要】大脑是所有认知功能的调控中心。时松海将开发应用先进技术方法和高等实验动物模型,系统研究正常和病理情况下哺乳动物大脑的发育组装和功能运行机制,启发新型脑疾病诊疗技术和类脑智能系统的研发。

颉伟

【研究概要】精卵结合带来了新生命的诞生。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时钟是如何重置的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未解之谜。颉伟将解析生命基因程序第一次启动的分子机器,探索逆转细胞生命时钟的可能。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简介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设立的公益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旨在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重在“选人不选项目”,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期待他们提出重要科学问题、开拓学科前沿、推动原创突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设置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个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