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CLS-BIOPIC研究生“1+X”论坛2025-2026学年 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

2025-10-13    点击:

2025年9月23日晚,由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组织的CLS-BIOPIC研究生“1+X”论坛本学年第一期活动在金光生命科学楼邓祐才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PI 邓伍兰 研究员和 李国强 研究员共同出席了活动。



在本学年论坛开幕仪式上,本届论坛组委会首先对“1+X”活动做了简要的介绍。“1+X”论坛迄今为止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期间始终秉持着“交流,交叉,创新,共赢”的理念。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论坛,“1+X”为许多优秀学生代表提供了分享科研故事的舞台,同时也为参会同学提供宽松、活跃、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魏文胜课题组的沈勇博士,他带来了题为“Engineering CircRNA Therapeutics—From Vaccines to RNA Circularization”的报告,向我们分享了他近期的研究成果。环状RNA因其高度稳定的与持续蛋白表达能力,正逐步成为RNA疗法的重要载体。沈勇博士与合作者在新冠疫情期间报道了首款环状RNA新冠疫苗(Cell,2022),初步验证了该平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随后,围绕RNA环化方法学的创新与优化,他们提出并完善了两种新的体外环化策略——PIET与CIRC(Nature Communications,2025),环化表现更优的同时,实现了如超大RNA环化、无痕环状RNA生产等,为环状RNA应用拓宽提供了可能性。本次报告介绍了环状RNA应用与RNA环化方法学进展,分享他们在环状RNA疫苗与RNA环化方法开发的工作并探讨环状RNA平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沈勇博士的报告结束后,对同学和老师们的提问进行了回答与讨论,报告得到了同学的肯定。两位老师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undefined

沈勇博士做报告分享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于伊成器和陈鹏课题组的刘江乐博士,她给我们带来了题为“RNA密码子拓展技术”的精彩报告。传统的 DNA 密码子扩展技术在真核生物系统中存在引发终止密码子通读等安全性问题,促使科学家将目光转向更具可塑性的 RNA 。RNA 不仅摆脱了DNA 的复制与修复限制,其天然存在的 170 余种化学修饰更为遗传密码的工程化改造提供了丰富素材。刘江乐博士与她的合作者利用RNA修饰,设计了三种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新型RNA密码子。具体来说,她们首先利用向导RNA在终止密码子引入Ψ修饰,创建具有精准编码能力的ΨCodon;其次基于合成酶-tRNA结构构建突变文库,筛选出特异性解码ΨCodon的tRNA变体。二者结合形成RCE系统,实现非天然氨基酸插入的精准控制。随后,她们用经多组学验证ΨCodon的编码解码过程中的特异性。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全基因组仅微量脱靶修饰;核糖体分析证实ΨCodon通读效率优于传统遗传密码拓展技术;蛋白质组检测通过生物正交反应证明插入蛋白种类更少,且GO分析表明基本不干扰生物通路。她们以RNA修饰作为调控密码子的手段,突破自然遗传密码限制,建立三种新型ΨCodon密码子,提供了低脱靶、高特异性的非天然氨基酸编解码工具。

       在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环节中,刘江乐博士的报告与工作受到了邓伍兰老师和李国强老师的肯定,对这种创新型工具进行了赞扬,并鼓励刘江乐博士将RNA密码子拓展技术的普适性继续提升,同学们也针对刘江乐博士的工具概念,效果以及适用场景扩展进行了提问和建议。

undefined


刘江乐博士做报告分享

undefined


评委老师做报告点评


undefined


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

undefined


两位老师为报告人颁发纪念证书


报告结束后,老师们为演讲同学颁发了活动的纪念奖杯。本学年第一次活动吸引了100余位同学参加。“1+X”论坛第二期活动将于2025年10月21日(周二)举办,欢迎大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