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生“1+X”论坛2024-2025学年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

2024-09-23    点击:
图片

◆ ◆ ◆ ◆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生“1+X”论坛2024-2025学年第一期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9月23日晚,由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研究生学术交流委员会组织的CLS研究生“1+X”论坛本学年第一期活动在金光生命科学楼邓祐才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王初教授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胡家志研究员共同出席了活动。

图片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 王初教授做论坛开幕致辞


在本学年论坛开幕仪式上,本届论坛组委会主席路菡同学首先对“1+X”活动做了简要的介绍。“1+X”迄今为止已经走入第四个年头,期间始终秉持着“交流,交叉,创新,共赢“的理念。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论坛,“1+X”为许多优秀学生代表提供了分享科研故事的舞台,也极大促进了同学间的科研合作交流。随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王初教授进行了简短致辞,为“1+X”活动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并提纲挈领的总结了“1+X”论坛的重要作用。赢得台下众位同学一片掌声。

图片

组委会主席 路菡同学 做基本情况介绍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周岳课题组的杨敏琪同学,她带来了题为“The Roles of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 in 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Arabidopsis”的报告,向我们分享了她近期的研究成果。染色质高级结构参与到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精确调控。染色质内的翻译后组蛋白修饰(例如由Polycomb Group机制介导的修饰)似乎参与了这种3D组织的形成,但其确切作用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动物和许多植物物种的基因组被划分为自我相互作用的染色质区块。这些结构被称作拓扑关联结构域(topological associated domain, TAD)或区室结构域(compartmental domain, CD),并通常富含特定的组蛋白修饰。在拟南芥中组蛋白修饰同样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信息,例如PRC1复合体参与的赖氨酸121上的组蛋白H2A单泛素化(H2AK121ub),但是和染色质高级结构之间的联系还不清晰。Polycomb抑制复合物1(PRC1)介导的H2AK121ub在拟南芥3D染色质组织中的作用是什么?拟南芥中真的不存在TAD或CD吗?围绕这些科学问题,杨敏琪同学首先通过高深度的Hi-C数据,结合组蛋白修饰信息,将拟南芥基因组划分为三种分别由H3K27me1、H3K27me3和H3K4me3主导的CD,发现CD的边界常为染色质开放区域且缺少组蛋白修饰。H2AK121ub修饰并未富集在特定的CD上,但它常与H3K4me3在基因上共定位。结合PRC1复合体成员BMI1的ChIP-seq数据和已发表的基因分辨率的染色质环位置信息,杨敏琪同学发现H2AK121ub在与H3K4me3共定位后抑制了染色质环的形成,进而抑制了基因表达。结合bmi1abc和clfswn突变体的Hi-C数据,杨敏琪同学发现三种CD内部的相互作用强度均在突变体中下降,且对CD内部的基因表达造成影响。bmi1abc突变体中建立了野生型和clfswn突变体中没有的长距离相互作用,且新出现的相互作用位点有明显的H3K27me1修饰,其形成与bmi1abc突变体中H2AK121ub的降低相关。最后,杨敏琪同学总结该研究揭示了多梳蛋白复合物调控植物三维基因组的分子机理,并为后续三维基因组和PRC1复合体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角度。

杨敏琪同学的报告结束后,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肯定。两位老师对报告的时间分配和同学们分享了经验,并对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片

杨敏琪同学做报告分享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于郑晓峰教授课题组的付剑锋博士,他给我们带来了题为“The regulatory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acetyltransferase ESCO2 in DNA 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的精彩报告。DNA双链断裂损伤是一种严重的DNA损伤类型,因此细胞应对DNA损伤的及时应答和正确修复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存活十分重要。DNA损伤修复过程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黏连蛋白复合物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环形结构复合物,能够通过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黏连调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黏连蛋白复合物在调节染色体高级结构等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付剑锋博士阐明了乙酰转移酶ESCO2响应DNA双链断裂损伤从而被招募至损伤位点的分子机制,并且揭示ESCO2介导的黏连蛋白复合物稳定性对于53BP1招募至损伤位点形成foci结构至关重要。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分析,付剑锋博士确定了最终ESCO2复杂的信号通路和生理机制,并在结直肠癌中验证了ESCO2对于肿瘤耐药性的重要作用:敲除ESCO2之后,肿瘤的耐药性显著降低,肿瘤生长也被显著抑制;而回补ESCO2-WT之后,肿瘤的化疗耐药性又被显著提高,证明了ESCO2的对于化疗药耐药起到关键作用。综上,该研究阐明了黏连蛋白复合物在NHEJ修复途径中发挥的促进作用,为深入了解染色质结构与DNA损伤修复相互调节关系以及靶向DNA损伤修复途径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信息

在随后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环节中,付剑锋博士的演讲受到了王初老师和胡家志老师的高度肯定,对其复杂的环环相扣的生物学信号通路表征进行了高度赞扬,同学们也针对付剑锋博士的数据,生物学通路验证,以及癌症适用场景扩展进行了提问和建议。

图片

付剑锋博士做报告分享

图片

评委老师做报告点评

图片

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

图片

两位老师为报告人颁发纪念证书


报告结束后,老师们为演讲同学颁发了活动的纪念奖杯。本学年第一次活动吸引了100余位同学参加。“1+X”论坛第二期活动将于2024年10月22日(周二)举办,欢迎大家参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