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及论坛

X-ray晶体学平台晶体学相位解析学术交流报告

2020-01-02    点击:

X-ray晶体学平台

晶体学相位解析学术交流报告

报告题目:硒代尿素法-便捷的解析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的工具

报 告 人:罗智璞 教授 苏州大学

时 间:1月6日(周一)9:30-11:30

地 点: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B321

主 持 人:范仕龙 X-ray晶体学平台主管

罗智璞教授简介:

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随后(2012-2017)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阿贡家实验室师从美国晶体学会Patterson奖获得者Zbigniew Dauter高级研究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发展了基于核酸骨架磷元素微弱反常散射信号解析DNA晶体结构的应用,并独立开发了基于硒代尿素的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相位解析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4月,在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雪明教授课题组担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微晶电子衍射数据处理和结构解析,获得超高分辨率晶体结构。2018年5月至今,在苏州大学分子酶学研究所任特聘教授,致力于揭示病毒核酸介导的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同时发展新的晶体结构解析工具。

报告摘要:

当前大多数新型蛋白质的X射线晶体结构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硒代甲硫氨酸代替天然甲硫氨酸,利用硒提供的反常衍射信号来解析的。然而,通过将硒代尿素(SeUrea,图1.1)的粉末直接添加到已有晶体的母液中或防冻液中,也可以将硒元素引入蛋白质晶体中,类似于传统的获取重原子衍生物的方法。硒代尿素主要通过氢键与大分子表面的反应性基团结合,其中硒原子可以充当氢键受体,酰胺基团可以作为氢键供体。硒代尿素具有与重原子试剂和卤素离子不同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便捷的解析大分子的晶体结构相位的工具。 该方法既可以通过直接向生长晶体的液滴中加入SeUrea粉末来获得衍生物晶体,也可以将晶体转移至含SeUrea的防冻液中短时间浸泡1-10分钟(图1.2)即可获得含有高强度反常散射信号的衍射数据(图1.3)。含还原剂的SeUrea/Na2SO3的储液也可用来定量控制浸泡所需硒代尿素的浓度。利用该方法已经成功解析了超过10个蛋白晶体结构和1个DNA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代表性成果:

Luo, Z. (2016) Selenourea: a convenient phasing vehicle for macromolecular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Scientific Reports, 6, 37123

联系电话:010-62794086 王老师

报名方式:

访问链接:http://xraycrystal.mikecrm.com/7ulmmXS

或扫描二维码

X-ray晶体学平台

蛋白质研究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