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首页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研究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交流合作 支撑服务 人才招聘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文波研究员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讲述“核基质蛋白对染色质三维结构的调控作用”

 

  2020年10月15日下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文波研究员应邀做客“水木清华生命科学讲座”,为师生们做了题为“核基质蛋白对染色质三维结构的调控作用”的学术报告。报告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B323举行,由生命中心PI刘念主持。

图为文老师讲座现场

  结合其课题组近年的研究成果,文波老师介绍了细胞核内的核基质蛋白对于染色体高级结构全局的调控作用,通过研究核基质蛋白SAFA和SAFB,发现SAFA主要作用于染色体活性区域,而SAFB主要对异染色体区进行调控。同时发现SAFB对于精子发育过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波老师首先介绍了SAFA对活性染色质区域三维结构的调控作用。结合DamID以及Hi-C数据,他们团队发现敲低SAFA蛋白会导致细胞内LAD增加,并且A, B compartment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同时细胞A, B compartment间的边界减弱。ChIP数据分析进一步发现SAFA主要结合在染色体的活性区,提示SAFA主要对活性染色质区的3D结构进行调控。随后,文老师介绍了SAFB对细胞异染色质3D结构的调控。与SAFA不同,研究发现SAFB在细胞核内主要位于异染色质区,且成像结果显示SAFB分布在H3K9me3组蛋白修饰周围。利用RIP-seq,Hi-C测序数据发现SAFB主要与MajSAT RNA结合,形成相分离来维持异染色质结构。敲低SAFB蛋白会导致A, B compartment内部的相互作用减少,A, B compartment间的边界减弱。最后,文老师介绍了SAFB还参与精子细胞发育过程中异染色质的聚集,为同源染色体的交换提供机械支撑。在小鼠中敲除SAFB会导致不育,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敲除小鼠的精原细胞中,异染色质聚集程度低,同时染色体长距离相互作用增强。另外通过分析公共数据中男性不育患者的SAFB突变,发现SAFB中R/G富集区的突变可能与男性不育相关。

图为师生认真听讲

  文波老师通过多个研究的结果,从分子层面上揭示核基质蛋白在细胞中动态、复杂的功能。报告结束后,文老师与师生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大家对文老师的深入浅出的报告,表示获益匪浅,给予热烈的掌声。

人物简介:

  文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5-2019),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复旦大学遗传学博士(2004);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2005-2009),2010年起任复旦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人类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被引用超过6000次。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生化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任职。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调控机制及其在代谢性疾病、男性不育中的作用,作为唯一通讯作者的相关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Cell(2020), Genome Research(2018)等期刊。

 

 

 

版权所有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京ICP备1500644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