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2025-05
30
◆ ◆ ◆ ◆张蔚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兰花螳螂程序性体色转变的分子机制及生态学意义程序性表型转变是指生物通过不可逆的基因表达调控实现特定生活史策略的演化现象。在发…
-
2025-05
30
冷冻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素之一。植物在经历微寒温度后,可对冰冻温度产生耐受性,这一适应过程被称为冷驯化。C-重复结合因子(C-REPEAT BINDING FACTORs,CB…
-
2025-05
29
-
2025-05
26
2025年5月23日,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研究员杜亚楠团队在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 期刊发表题为Te…
-
2025-05
21
该研究系统解析了妊娠期母体胰腺β细胞的动态适应过程,发现乙酰辅酶A(acetyl-CoA)合成酶ACSS2通过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协同转录因子STAT3和乙酰转移酶p300激活关键…
-
2025-05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个体生活观念变化,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引发大众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发展恋爱关系表现出明显倦怠。《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
-
2025-05
17
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是基因组中可移动的DNA序列,被称为“跳跃基因”,其活动驱动基因组进化,但也可能引发基因突变。逆转录转座子通过“复制-粘贴”机制,…
-
2025-05
16
ATP不仅作为生物体细胞内的“能量货币”,还充当细胞外一类重要的信号调节分子。自从1972年Geoffrey Burnstock首次提出ATP可作为细胞外信号分子后,科学家们逐渐在多种哺…